生产厂家详解锡膏中的助焊剂起什么作用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9
锡膏(包括高温锡膏、低温锡膏等各类焊锡膏)中的助焊剂是实现可靠焊接的核心成分之一,用贯穿焊接全过程,直接影响焊点的质量、强度和稳定性。
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去除金属面氧化膜,活化焊接界面
被焊金属(如PCB焊盘的铜、元器件引脚的镍/锡等)在空气中会自然形成氧化膜(如CuO、Cu₂O、SnO等),这些氧化膜硬度高、导电性差,会严重阻碍焊锡(锡膏中的合金粉末)与金属基底的结合。
助焊剂中的活性成分(如有机酸、有机胺、卤素化合物等)会与氧化膜发生化学反应,将其分解为可溶于助焊剂或挥发的物质(如金属盐、水或气体),从而暴露洁净的金属表面,为焊锡与基底的“冶金结合”创造前提。
2. 防止焊接过程中的二次氧化
焊接时,金属表面在高温(即使是低温锡膏的130-180℃,高温锡膏可达220-260℃)下会加速氧化。
助焊剂在加热过程中会先于焊锡合金熔融,形成一层均匀的液态薄膜覆盖在金属表面,物理隔绝空气(主要是氧气),避免洁净的金属表面在焊锡完全润湿前再次氧化,确保焊接界面的“新鲜度”。
3. 降低焊锡表面张力,促进润湿铺展
焊锡(锡膏中的合金粉末熔融后)需要均匀铺展并紧密贴合在金属表面才能形成合格焊点。
助焊剂能显著降低焊锡与金属表面的界面张力,增强焊锡的流动性,使其更易“浸润”被焊金属,减少“虚焊”“焊锡球”“桥连”等缺陷(例如,让焊锡从点扩展为均匀的焊盘形状)。
4. 清洁表面污染物
除氧化膜外,被焊金属表面可能存在油污、灰尘、手指印等污染物,这些会阻碍焊锡结合。
助焊剂中的溶剂成分(如醇类、酯类)可溶解此类污染物,配合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确保焊接界面完全洁净。
5. 辅助散热与焊锡流动
焊接加热时,助焊剂通过熔融、挥发(部分成分)的过程,可辅助热量在焊盘与元器件引脚间传递,避免局部过热;同时,其流动性可引导熔融焊锡向焊接区域聚集,确保焊锡均匀填充焊盘与引脚之间的间隙。
6. 焊接后保护焊点(减少后续氧化)
焊接完成后,助焊剂的残留成分(部分助焊剂为“免清洗型”,残留量极低且稳定)会在焊点表面形成一层薄保护膜,隔绝空气和湿气,延缓焊点后续氧化或腐蚀,提升焊点的长期可靠性。
简言之,助焊剂是锡膏中“激活焊接反应、保障焊点质量”的关键,其性能(如活性、腐蚀性、残留量)直接决定了焊接工艺的稳定性和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子制造中需根据焊接需求(如温度、精度、环保要求)选择适配的助焊剂类型(
如松香基、有机酸型、无铅兼容型等)。
上一篇:详细介绍低温锡膏的焊接原理
下一篇:详解固晶锡膏与常规SMT锡膏有哪些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