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

咨询热线 1334294988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有铅锡膏和无铅锡膏的使用寿命与哪些因素有关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600 发布时间:2025-06-13 返回列表

有铅锡膏和无铅锡膏的使用寿命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对两者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但核心逻辑相似:

成分与合金特性

 锡粉纯度与合金组成:

无铅锡膏(如SAC系列)因锡含量高(≥96%),纯锡易氧化,而有铅锡膏中的铅(如Sn63Pb37)可减缓氧化速度,延长寿命。

无铅合金(如Sn-Bi)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助焊剂需更复杂配方,易因成分反应导致活性下降。

助焊剂配方:

有铅锡膏助焊剂多以松香为主,活性温和且稳定;无铅助焊剂常含有机酸、活化剂等,活性强但易与空气、水分反应失效。

 储存条件

 温度与湿度:

核心影响因素:储存温度超过10℃或湿度>60%时,锡粉氧化速度加快,助焊剂中的有机物易分解(无铅锡膏更敏感)。

 理想储存条件:2-10℃冷藏,湿度≤40%,且需密封包装防止水汽渗入。

 储存环境洁净度:

空气中的灰尘、油污可能污染锡膏,加速助焊剂变质,尤其无铅锡膏对杂质更敏感。

 开封后的使用管理

 暴露时间与次数:

 开封后锡膏与空气接触,助焊剂吸湿、锡粉氧化,每暴露1次寿命大幅缩短(无铅锡膏建议12小时内用完,有铅锡膏建议24小时内)。

回温与搅拌操作:

从冷藏取出后未充分回温(4-6小时)直接开封,锡膏表面易凝结水汽,导致焊接时产生气孔;搅拌不充分会造成助焊剂与锡粉分层,影响活性。

重复使用频率:

剩余锡膏回罐重复使用时,可能混入杂质或已氧化的颗粒,无铅锡膏通常建议不超过1次重复使用,有铅锡膏可重复1-2次。

 锡粉颗粒特性

 粉径与氧化程度:

 小型电子产品常用超细锡粉(如T6、T8,粒径15-25μm),比表面积大,无铅锡粉更易氧化,寿命比粗粉(如T4,粒径45-75μm)短。

表面氧化层厚度:

生产过程中锡粉氧化层越厚,焊接时润湿性越差,寿命也越短(无铅锡粉因不含铅,氧化控制要求更高)。

 工艺与设备影响

 焊接温度曲线:

无铅锡膏需更高焊接温度(217℃以上),若储存时已部分氧化,高温下可能加剧助焊剂失效,导致使用寿命在工艺中提前终结(表现为焊接缺陷)。

设备清洁度:

印刷机、回流焊设备残留的助焊剂残渣可能污染新锡膏,缩短实际可用寿命(尤其无铅工艺更依赖设备清洁)。

  核心因素排序:储存温度与湿度>开封后的使用管理>成分与合金特性>锡粉颗粒氧化程度。

 无铅锡膏更“娇气”:因成分特性,对储存和使用条件要求更严格,寿命更易受环境影响,需从采购、储存到生产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实际操作建议:严格按厂家说明书控制储存条件,开封标记使用时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因寿命问题导致焊接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