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封的锡膏在保质期内使用不完应该如何保存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未开封但已部分使用(或未完全用完)的锡膏,保存核心是维持助焊剂稳定性、防止合金粉末氧化,需从密封、温度、环境控制等多维度严格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核心保存原则:复密封+精准温控+防污染;
1. 密封处理:阻断空气与湿度入侵
残留锡膏的密封技巧:
若锡膏已开封取用(未用完),需先将罐内锡膏刮至罐底(避免沿罐壁残留导致氧化),用干净的刮刀(非金属材质,如聚四氟乙烯)将表面抹平,减少空气接触面积;
覆盖一层惰性气体(如氮气) 后再盖紧盖子(适用于高端无铅锡膏,可延缓氧化),或用密封膜(如Parafilm封口膜)缠绕罐口2~3圈,确保完全隔绝空气(普通盖子可能因螺纹缝隙漏气)。
未开封但临近保质期的整罐锡膏:无需额外密封,但需检查原包装是否完好(如罐盖是否松动、是否有鼓罐现象,鼓罐可能因助焊剂挥发导致,需优先处理)。
2. 温度控制:稳定在0~10℃冷藏,避免“冷链断裂”
冷藏设备选择:使用带温度监控的商用冷藏柜(而非家用冰箱,避免频繁开关导致温度波动),设定温度为5±2℃(此区间最利于平衡助焊剂活性与合金稳定性);
防结霜与温度波动:冷藏时锡膏罐需远离蒸发器(避免局部温度<0℃导致助焊剂结晶),可将锡膏放入密封的塑料盒中,再置于冷藏柜,减少冷凝水影响;
禁止冷冻:绝对避免-18℃以下冷冻(如放入冰箱冷冻层),否则合金粉末可能因低温收缩产生团聚,助焊剂也可能因结冰破坏配方结构。
3. 环境湿度与洁净度控制
储存环境湿度需控制在40%~60%RH:湿度过高(>60%)会导致锡膏通过罐盖缝隙吸湿,助焊剂易出现“返潮”,焊接时可能产生飞溅;湿度过低(<30%)则可能因干燥产生静电,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污染锡膏。
储存区域需洁净:远离粉尘、腐蚀性气体(如车间的助焊剂挥发物、酸性气体),可将锡膏放入带滤膜的密封箱内,或在冷藏柜内放置活性炭吸附杂质。
管理规范:标记、排序与周期检查;
1. 全生命周期标记
每罐剩余锡膏需用防水标签标注:首次开封日期、剩余量、下次优先使用时间(例如:“开封日2025.07.15,剩余1/3,优先使用截止2025.08.15”);
区分“未开封原罐”与“部分使用罐”,分区存放,避免混淆。
2. 先进先出(FIFO)与分层存放
按“剩余量+开封时间”排序,剩余量少的、开封早的放于冷藏柜外层,优先取用;
冷藏时锡膏罐需直立放置,避免倾斜或倒置(防止助焊剂与合金粉末分层加剧),堆叠高度不超过3层,确保冷气在罐间循环。
再次使用前的验证与处理;
1. 回温与搅拌
取出后需在20~25℃、湿度40%~60% 环境下回温2~4小时(禁止加热回温),消除罐内冷凝水;
回温后用自动搅拌器(转速100~300rpm)搅拌3~5分钟,直至锡膏均匀无颗粒,手动搅拌需沿罐壁顺时针方向,避免引入气泡。
2. 性能快速检测
外观:无分层、结块、异色(正常为均匀灰色或银白色);
黏度:用黏度计(如Brookfield DV2T)测试,需在原厂标准值±30Pa·s范围内(如Sn63Pb37通常为180~250Pa·s);
润湿性:取少量印刷在PCB焊盘上,回流焊后观察焊点是否铺展均匀,无虚焊、桥连。
禁忌与风险提示;
禁止重复冷冻:未开封锡膏若已在冷藏(0~10℃)储存,不可转移至冷冻(-20℃),温度骤降会导致助焊剂成分结晶;
避免频繁取用:每次取用后需立即放回冷藏,单次暴露在常温下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减少温度波动;
超期或变质处理:若剩余锡膏虽在保质期内,但出现分层(上层液体、下层粉末)、异味(发酸或发臭),即使未用完也需报废,不可混合新锡膏使用。
可最大限度维
持未开封剩余锡膏的性能,确保在保质期内实现稳定焊接,降低物料浪费。
上一篇:告别虚焊!这款 “焊不透包退” 的锡膏,工厂师傅都说绝
下一篇:锡膏厂家详解详情锡膏干应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