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膏各种合金成分的物理特性及可靠性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锡膏的合金成分直接决定了其物理特性(如熔点、强度、流动性等)和可靠性(如热稳定性、抗疲劳性、环境适应性等),不同合金适用于不同场景常见锡膏合金成分的分类及关键特性分析:
传统锡铅合金(Sn-Pb,已受限但仍有特殊应用);
典型成分:共晶型 Sn63Pb37(锡63%、铅37%),非共晶型如Sn60Pb40等。
物理特性:
熔点低(共晶型183℃),焊接温度低(200-230℃);
流动性极佳,润湿性好,焊接操作难度低;
延展性好,强度适中,脆性低。
可靠性:
热循环性能优异,在温度变化环境下不易开裂,机械可靠性高;
抗氧化性较好,焊点外观光亮;
但含铅,不符合RoHS等环保标准,仅用于特定豁免场景(如军事、航空航天某些领域)。
无铅合金(主流,符合环保要求);
1. 锡银铜合金(SAC,Sn-Ag-Cu)
典型成分:SAC305(Sn96.5%Ag3%Cu0.5%)、SAC0307(Sn99.0%Ag0.3%Cu0.7%)等,银含量越高,成本越高。
物理特性:
熔点:217-220℃(SAC305),随银含量降低熔点略升;
强度高、硬度适中,流动性良好,焊接性优异;
无铅环保,符合RoHS。
可靠性:
热循环性能突出,在-40℃~125℃的冷热冲击下焊点不易失效,适合高温高湿或温度波动大的场景(如汽车电子、工业设备);
抗氧化性强,焊点长期稳定性好;
缺点是成本较高(因含银),银含量过高可能增加焊点脆性。
2. 锡铜合金(Sn-Cu)
典型成分:Sn99.3Cu0.7(最常见)。
物理特性:
熔点约227℃(高于SAC);
流动性良好,焊接性稳定;
成本低(不含银),性价比高。
可靠性:
热疲劳性能略逊于SAC(高温循环下焊点开裂风险稍高),但满足一般消费电子、家电等场景需求;
抗氧化性较好,焊点长期稳定性可靠;
适合对成本敏感、无高温强冲击的普通应用(如电脑外设、小家电)。
3. 锡银合金(Sn-Ag)
典型成分:Sn96.5Ag3.5(共晶)。
物理特性:
熔点约221℃;
强度高,硬度高于SAC和Sn-Cu;
流动性略差于SAC。
可靠性:
高温稳定性好,但韧性较低(脆性略高),振动环境下可靠性稍逊于SAC;
适合对强度要求高、无剧烈振动的高温场景(如部分工业控件)。
4. 锡铋合金(Sn-Bi)
典型成分:Sn58Bi(共晶)。
物理特性:
熔点极低(约138℃),属于低温合金;
焊接温度低(适合热敏元件),流动性一般;
强度低,脆性大(易受冲击断裂)。
可靠性:
热稳定性差,高温(>80℃)下易软化,长期使用易出现焊点开裂;
抗氧化性一般,焊点易氧化变色;
仅适合低温场景(如LED灯带、热敏传感器),且需避免高温环境。
5. 其他小众合金
锡锌合金(Sn-Zn):典型Sn91Zn9,熔点约199℃,成本低但抗氧化性极差(焊接时易产生氧化渣),可靠性低,仅用于对成本极敏感且无严格可靠性要求的场景。
锡锑合金(Sn-Sb):熔点约235℃,强度高但脆性大,主要用于特定高温密封场景(如蓄电池极柱焊接)。
选型核心依据
高温可靠性优先:选SAC(如SAC305),耐受-40~125℃循环。
低温焊接需求:选Sn-Bi,但需接受低强度和高温脆性。
成本敏感:选Sn-Cu(Sn99.3Cu0.7),平衡性能与成本。
强度与环保:Sn-Ag适合高强度但可接受略高脆性的场景。
可靠性需结合应用环境(温度、振动、湿度)综合判断,无铅合金中SAC系列是综合性能最优的主流选择。
上一篇:如何选择锡膏:高精度、高温耐受、低残留锡膏选型指南
下一篇:锡膏中加入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加入银会增加成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