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膏生产厂家世界500强锡膏指定供应商

全国热线 1334294988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锡膏厂家详解中温锡膏的焊接效果特性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返回列表

中温锡膏的焊接效果与其成分特性、工艺参数及应用场景;

中温锡膏的核心焊接性能,润湿性与焊点成型质量

中温锡膏(如Sn-Bi合金)在130~180℃的焊接温度下,助焊剂活性适中,能有效去除焊接表面氧化物,熔融焊料对铜、镍等常见金属焊盘的润湿性较好,可形成光滑、饱满的焊点,减少桥连、空洞等缺陷。

 对于表面处理工艺(如OSP、浸银等)的PCB基板,中温锡膏能在中等温度下快速铺展,适配性较强。

焊点强度与可靠性

机械强度:Sn-Bi合金焊点的剪切强度约为30~40MPa,高于低温锡膏(如Sn-Pb共晶焊点约40MPa,但中温Sn-Bi略低),可满足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常规场景的力学需求。

 热循环可靠性:在-40℃~85℃的温度循环测试中,中温焊点的裂纹扩展速度低于低温锡膏,但略高于高温无铅锡膏(如Sn-Ag-Cu),适合非极端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对温度敏感元件的保护性

焊接温度显著低于高温锡膏(如Sn-Ag-Cu熔点217℃),可避免LED芯片、柔性电路板(FPC)、传感器等耐温性差的元件因高温受损,尤其适合多阶段焊接工艺(如二次回流焊)。

残留物与清洁性

助焊剂配方通常设计为低残留或免清洗型,焊接后残留物较少且绝缘电阻高(>10^12Ω),可减少因残留腐蚀导致的长期可靠性风险,适合高密度集成度的PCB板。

中温锡膏的潜在不足

 1. 合金脆性与抗疲劳性

Sn-Bi合金本身韧性较差,焊点在长期振动、冲击或高频热循环(如电源模块)场景下可能因脆性断裂失效,不适合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高可靠性要求的领域。

 2.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中温焊点的长期使用温度通常不超过80℃(Sn-Bi共晶合金的再熔点为138℃,高温下易软化),若设备需在100℃以上环境工作(如工控设备、汽车引擎周边),可能出现焊点软化或蠕变失效。

3. 工艺窗口较窄

 焊接温度需精确控制在合金熔点以上30~50℃(如Sn-Bi需160~180℃),温度过低易导致焊料未完全熔融(假焊),过高则可能引发助焊剂提前失效或元件损伤,对回流焊设备的温控精度要求较高。

4. 兼容性限制

与部分金属镀层(如金、钯)可能发生过度扩散反应,导致焊点脆化;且Sn-Bi合金与传统Sn-Pb焊点不兼容,混焊可能引发电化学腐蚀。

 应用场景适配性

 场景 中温锡膏适用性 

消费电子(手机、PC) ✅ 优选,适合精密元件与FPC焊接 

LED照明/显示面板 ✅ 保护LED芯片免受高温损伤 

传感器/医疗设备 ✅ 低温敏感元件的可靠连接 

汽车电子(非高温区) ✔️ 需评估振动与温度需求,谨慎使用 

高温环境(>100℃) ❌ 易软化失效 

高可靠性工业设备 ❌ 优先选择高温无铅或Sn-Pb(若允许) 

 工艺参数优化

温度曲线:预热阶段(100~130℃,60~90秒)充分挥发溶剂,回流峰值温度控制在熔点以上30~50℃,保温时间60~90秒,冷却速率5~3℃/秒以减少脆性相析出。

印刷厚度:0402及以上尺寸元件建议焊膏厚度80~120μm,精密元件(如QFP、BGA)需控制在50~80μm,避免桥连。

基板与元件预处理

 确保焊盘无氧化、污染,可通过等离子清洗或助焊剂活化处理增强润湿性;元件引脚可提前搪锡(Sn-Bi镀层)提升兼容性。

 存储与使用规范

冷藏(2~10℃)保存,使用前回温4小时并充分搅拌(5~10分钟),避免因温差导致焊膏吸潮或干结。

 中温锡膏在温度敏感、中等可靠性需求的场景中表现优异,能平衡焊接质量与元件保护,但需规避高温、高应力环境,若需兼顾可靠性与耐高温性,可考虑高温无铅锡膏(如Sn-Ag-Cu)或复合焊接工艺(如中温锡膏打底+高温焊料补强)。

实际应用前建议通过标准测试(如跌落测试、热循环测试)验证焊点长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