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锡膏规格型号详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锡膏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无铅锡膏的规格型号由合金成分决定,不同型号在熔点、机械性能、工艺适配性上差异显著,选择时需结合焊接场景的核心需求(如温度敏感、可靠性、成本等)。
主流规格型号解析和科学选择策略两方面展开说明:
主流无铅锡膏规格型号:成分、特性与典型场景;
无铅锡膏以锡(Sn)为基体,通过添加银(Ag)、铜(Cu)、铋(Bi)等元素形成不同合金体系,核心型号及特性如下:
1. Sn-Ag-Cu(SAC)系列:通用型“万能款”
核心成分:锡(Sn)+ 银(Ag)+ 铜(Cu),银含量是关键变量(1%-4%),决定性能与成本。
SAC305(Sn-3.0Ag-0.5Cu)
熔点:217-220℃
特性:润湿性优异(焊盘润湿角≤30°),抗拉强度45-50MPa,延展性20-25%,平衡性能与成本,是行业“基准款”。
应用:消费电子(手机、电脑主板)、办公设备(打印机、路由器)等90%以上通用场景。
SAC405(Sn-4.0Ag-0.5Cu)
熔点:218-221℃
特性:银含量更高,高温抗疲劳性(耐-40℃~125℃循环)优于SAC305,但成本高15-20%,脆性略增。
应用:工业控制板(PLC、传感器)、汽车电子低压部件(车载娱乐系统),需长期耐受温度波动。
SAC105(Sn-1.0Ag-0.5Cu)
熔点:220-222℃
特性:低银低成本,性能略逊(润湿性、强度稍弱于SAC305),适合对成本敏感的简单场景。
应用:低端消费电子(玩具、遥控器)、批量性LED灯带等非精密PCB。
2. Sn-Cu系列:低成本“耐高温款”
核心成分:锡(Sn)+ 0.7%铜(Cu),无银元素,成分最简单。
熔点:227℃(无铅体系中较高)
特性:成本仅为SAC305的70%-80%,高温稳定性好,但润湿性一般(需强活性助焊剂),延展性较低(抗振动能力弱)。
应用:电源设备(适配器、充电桩主板)、家电功率模块(空调压缩机控制板)等需耐受85℃以上高温且成本敏感的场景。
3. Sn-Bi系列:低温“保护款”
核心成分:锡(Sn)+ 铋(Bi),典型型号Sn-58Bi(熔点138℃)、Sn-57Bi-1Ag(熔点139℃)。
熔点:138-139℃(无铅体系中最低)
特性:焊接峰值温度仅170-190℃,可保护塑料封装元件、柔性PCB(FPC)、LED芯片等不耐高温材料,但焊点脆性极高(抗拉强度约30MPa),抗冲击、振动能力差。
应用:LED灯珠、折叠屏FPC、热敏传感器等需低温焊接的场景,禁止用于汽车电子、军工等需耐极端环境的领域。
4. Sn-Zn系列:低端“凑数款”
核心成分:锡(Sn)+ 9%锌(Zn),无贵金属添加。
熔点:199℃
特性:成本极低,但锌易氧化导致润湿性差(需专用助焊剂),焊点耐腐蚀性弱,仅能满足基础导电需求。
应用:低端玩具、一次性电子设备(体温计、音乐贺卡)等生命周期短、无可靠性要求的场景。
5. 特殊改性系列:极端场景“定制款”
针对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需求,通过多元合金化优化性能:
Sn-Ag-In系列(如Sn-3.5Ag-5In):添加铟(In)降低熔点至178℃,兼顾低温焊接与较高可靠性,用于航天热敏精密部件。
Sn-Ag-Cu-Ni系列:添加镍(Ni)抑制焊点金属间化合物(IMC)过度生长,提升长期稳定性,适用于医疗电子(如监护仪主板)。
如何选择合适的无铅锡膏——4步决策法
选择的核心逻辑是:匹配场景的“温度敏感性”“可靠性要求”“成本预算”“工艺兼容性”,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看“温度敏感性”——避免元件/PCB受损
若焊接对象是不耐高温材料(如塑料封装IC、FPC、LED芯片):选Sn-Bi系列(低温焊接,峰值≤190℃)。
若需耐受高温工作环境(如电源模块、工业控制板,工作温度≥85℃):选Sn-Cu(熔点227℃)或高银SAC405(抗热循环能力强)。
常规场景(多数PCB和元件耐温≥230℃):直接选SAC305(熔点217-220℃,适配性最广)。
第二步:看“可靠性要求”——确保焊点长期稳定
高可靠性场景(汽车电子、工业设备,需耐振动、温度循环):选SAC405或改性SAC(抗拉强度≥45MPa,耐-40℃~125℃循环≥5000次)。
中等可靠性场景(消费电子,如手机、电脑,需1-3年寿命):选SAC305(平衡性能与成本)。
低可靠性场景(玩具、一次性设备,仅需短期导电):选Sn-Zn或SAC105(优先控制成本)。
第三步:看“成本预算”——在性能与价格间找平衡
预算充足+性能优先:SAC405(适合高端设备)。
预算中等+均衡需求:SAC305(通用性价比之选)。
预算紧张+无极端要求:SAC105(比SAC305便宜15%)或Sn-Cu(比SAC305便宜30%)。
仅需“能焊就行”:Sn-Zn(成本最低,适合一次性产品)。
第四步:看“工艺兼容性”——适配产线设备与流程
若产线是普通回流炉(温区控制精度±5℃):选SAC305(工艺窗口宽,容错性高)。
若需低温回流焊(设备支持≤190℃峰值):仅Sn-Bi系列适配。
若涉及混合焊接(回流焊+波峰焊):优先选SAC系列(可同时制成锡膏和焊锡条,避免不同焊料混用导致的兼容性问题)。
若产线助焊剂适配性有限:避开Sn-Zn(需专用助焊剂),优先选SAC或Sn-Cu(适配常规松香基助焊剂)。
优特尔锡膏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SAC305因均衡的性能、工艺适配性和成本,成为80%常规场景的首选;Sn-Bi是低温保护的唯一选项;Sn-Cu适合高温+低成本场景;Sn-Zn仅用于低端一次性产品。
按照“温度→可靠性→成本→工艺”四步筛选,即可精准匹配需求,避免因选错导致的虚焊、元件损坏或成本浪费。
上一篇:生产厂家详解环保无铅锡膏有哪些
下一篇:无铅锡膏与有铅锡膏的性能对比湿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