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锡膏工厂为您详解电子组装用锡膏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电子组装用锡膏是电子制造(SMT表面贴装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焊接材料,用于连接电子元件与PCB(印刷电路板),其性能直接影响焊点可靠性和生产良率;
锡膏的核心组成
1. 合金焊料颗粒(占比85%-92%)
作用:形成焊点,决定导电性、机械强度和熔点。
常见合金类型:
无铅锡膏(主流,符合环保标准):
Sn-Ag-Cu(SAC系列):如SAC305(96.5Sn/3.0Ag/0.5Cu,熔点217℃),用于高温焊接(如汽车电子、服务器);SAC0307(99.3Sn/0.3Ag/0.7Cu,熔点227℃),成本略低。
Sn-Bi系列:如Sn42Bi58(熔点138℃),低温锡膏,适用于热敏元件(如摄像头模组、柔性电路板),但机械强度较低,需配合氮气环境焊接。
Sn-Zn系列:无银环保合金(熔点约217℃),抗腐蚀能力强,用于户外设备或高湿度场景,但润湿性较差,需特殊助焊剂。
有铅锡膏(逐渐淘汰,但部分特殊场景仍在用):
Sn-Pb系列:如Sn63Pb37(共晶合金,熔点183℃),润湿性极佳,适合手工焊接或复杂工艺,但含铅不符合RoHS标准。
2. 助焊剂(Flux,占比8%-15%)
作用:清除金属表面氧化物,降低焊料表面张力,促进润湿铺展,抑制焊接过程氧化。
主要成分:松香、活性剂(有机酸)、触变剂、溶剂。
分类:
按活性等级:免清洗型(残留物少,适合精密元件)、水洗型(需后续清洗,活性强)、中活性(RA)、高活性(RMA)。
按成分:松香型(传统,可靠性高)、合成型(无卤素,环保)。
需匹配元件耐温性和PCB材质:
高温锡膏(217℃以上):用于多层板或需二次回流的工艺(如双面贴装)。
低温锡膏(138-180℃):用于热敏元件(如OLED屏、传感器)或返修场景。
粘度高:适合细间距(如0.3mm以下引脚),不易塌落,但印刷压力需调整。
触变性好:印刷时受剪切力变稀,停止后迅速恢复粘度,避免桥连。
焊点成型的关键:差的润湿性会导致焊盘吃锡不良、空洞等缺陷,可通过助焊剂活性或氮气环境改善。
印刷后保持形状能力:塌落度大易导致短路,扩展性差则焊点不饱满,需通过钢网厚度(如50-120μm)和开孔设计优化。
推荐锡膏类型 核心需求
消费电子(手机、电脑) SAC305无铅锡膏(中温) 细间距(0.4mm以下BGA)、高良率、免清洗
汽车电子 SAC305或SAC405(高银含量) 耐高温(长期工作150℃以上)、抗振动、可靠性
工业控制 Sn-Bi低温锡膏+氮气焊接 多芯片堆叠、热敏元件(如FPGA)
LED照明 Sn-Zn或Sn-Cu无铅锡膏 抗腐蚀(户外环境)、高导热性
手工焊接/返修 Sn63Pb37有铅锡膏或Sn-Bi低温膏 操作灵活、快速润湿
预热区(100-150℃,60-90秒):挥发溶剂,活化助焊剂,升温速率1-3℃/s。
保温区(150-180℃,60-120秒):充分去除氧化物,均匀升温。
回流区:超过熔点20-30℃(如SAC305需达235-245℃),维持时间30-60秒,形成冶金结合。
冷却区:速率3-5℃/s,快速凝固以获得细小晶粒,提升焊点强度。
氮气环境:降低氧化,改善润湿性,尤其适用于Sn-Bi等难焊合金,氮气纯度需≥99.99%。
缺陷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焊盘脱落 温度过高或停留时间过长 降低峰值温度,缩短回流时间
桥连 锡膏量过多、钢网开孔过大、粘度低 减小钢网开口、提高锡膏粘度、调整印刷压力
空洞(气孔) 助焊剂活性不足、元件吸潮 更换活性更高的助焊剂、元件预烘烤(125℃/4h)
不润湿(冷焊) 焊盘氧化、助焊剂失效、温度不足 清洁焊盘、更换新鲜锡膏、提高回流温度
环保合规:优先选择RoHS、REACH认证产品,无铅、无卤(Halogen-Free)锡膏已成主流,欧盟2025年将进一步限制含氟助焊剂使用。
含银锡膏(如SAC305)价格约120-280元/kg,无银锡膏(如Sn-Cu)低至50-100元/kg,但可靠性稍弱。
考虑长期成本:劣质锡膏可能导致返修率升高,隐性成本更高。
上一篇:无铅锡膏工厂详解含银锡膏
下一篇:锡膏厂家详解电子组装专用锡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