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

咨询热线 1334294988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中温锡膏的焊接效果与高温锡膏的区别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766 发布时间:2025-06-21 返回列表

中温锡膏(熔点179-217℃)与高温锡膏(熔点>217℃)的焊接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能、工艺适配性和应用场景上,以下从核心维度对比解析:

 焊点物理性能差异

 1. 强度与可靠性

  高温锡膏(如SAC405):含Ag量更高(4%),且熔点更高(217℃以上),焊点晶粒更细密,抗拉强度可达40-50MPa,耐振动、抗疲劳性更强(如汽车发动机控制板长期高温振动场景)。

中温锡膏(如SAC305):抗拉强度30-40MPa,常规使用(如家电、普通PCB)足够,但在高应力环境下(如工业设备频繁启停)可靠性略逊。

 2. 耐温性与抗老化

 高温锡膏:焊点长期耐温可达150-180℃(如SAC405在150℃下老化500小时后强度衰减<10%),适合汽车电子、军工等高温场景。

中温锡膏:长期耐温≤120℃(Sn-Bi系耐温更低,约80-100℃),超过此温度焊点易软化,导致连接失效(如电源适配器高温环境下的焊点开裂风险)。

 工艺适配性对比

 1. 回流焊温度要求

 高温锡膏:

峰值温度需达240-260℃(如SAC405熔点217℃,峰值建议250-255℃),保温时间90-120秒,对回流焊设备要求更高(需氮气保护或高功率加热区),且易导致PCB发黄、元件(如晶振)热损伤。

中温锡膏:

峰值温度230-250℃即可(如SAC305熔点183℃,峰值240℃),能耗更低,对元件耐温要求宽松(可兼容耐温≤220℃的元件),适合消费电子批量生产。

 2. 多次焊接兼容性

 高温锡膏(底层焊点):二次回流焊时若温度<底层熔点,不会熔融,适合多层板焊接(如主板+屏蔽罩二次焊接)。

中温锡膏(底层焊点):若二次回流温度超过其熔点(如底层用SAC305,二次用高温锡膏),底层焊点会重新熔融,可能导致元件移位或桥连,需谨慎设计工艺。

 常见焊接效果缺陷对比

 1. 高温锡膏典型问题

 焊点过脆:Ag含量过高(如SAC505)时,焊点抗拉强度虽高但韧性下降(延伸率<20%),受冲击易开裂,需通过添加0.5%以下In改善。

助焊剂碳化:高温下助焊剂更易分解,残留物发黑,需选高活性、耐高温助焊剂(如松香基RA等级),或增加氮气保护(氧含量<500ppm)。

 2. 中温锡膏典型问题

 虚焊风险:熔点较低,若回流温度控制不足(如峰值仅220℃),焊料浸润不充分,焊点爬锡高度<50%焊盘高度,需通过炉温测试校准曲线。

 耐湿热性差:Sn-Bi系中温锡膏在潮湿环境下易发生电迁移(焊点间离子迁移导致短路),需搭配防潮PCB和表面涂覆(如ENIG镀层)。

 优先选高温锡膏的场景:

 产品需耐120℃以上高温(如车载导航仪在阳光下暴晒);

需多次焊接(如底层用高温锡膏,上层用中温锡膏);

 对焊点强度要求极高(如航空航天设备振动环境)。

 优先选中温锡膏的场景:

常规消费电子(耐温要求低);

元件耐温≤220℃(如LCD驱动IC);

 追求生产效率(低温回流能耗低、设备要求低)。

 高温锡膏以“高可靠性”为核心,中温锡膏以“工艺适配性”为优势,两者焊接效果的差异本质是“耐温性”与“成本效率”的权衡,需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工艺条件精准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