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关于焊锡膏材料的一些小知识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焊锡膏作为电子焊接中的核心材料,性能直接影响焊点可靠性与生产良率,材料组成、分类、特性到应用场景,拆解关于焊锡膏的核心知识,帮助理解其“小细节”背后的大逻辑:
焊锡膏的三层核心组成:合金粉+助焊剂+添加剂
1. 合金焊料粉:决定焊点物理性能
主流类型及熔点:
有铅合金(逐步淘汰):
Sn63Pb37(共晶):熔点183℃,焊点韧性好,曾用于消费电子(现受RoHS限制)。
无铅合金(环保主流):
SAC305(Sn96.5Ag3.0Cu0.5):熔点217℃,抗氧化性强,广泛用于PCB回流焊。
SAC0307(Sn99.3Ag0.3Cu0.7):熔点227℃,成本低于SAC305,适合波峰焊。
SnCu(Sn99.5Cu0.5):熔点227℃,无银配方,适用于低功耗元件(如LED灯带)。
颗粒粒径影响:
03015超微型元件:需5-15μm超细粉(Type 5/6),避免桥连;
常规SMT:20-45μm(Type 3/4),印刷性与塌落度平衡。
2. 助焊剂(Flux):焊接的“灵魂催化剂”
四大核心成分:
活化剂:有机酸(如柠檬酸、己二酸)或卤化物,高温分解去除金属氧化层;
树脂:松香(天然/合成)提供黏性,防止二次氧化,决定残留特性;
溶剂:乙醇、二醇醚类,调节黏度,确保印刷时的流动性;
触变剂:二氧化硅等,赋予“剪切变稀”特性(搅拌时变稀,静置后恢复稠度),避免印刷塌边。
3. 功能性添加剂
防氧化剂:抗氧化剂(如BHT)防止合金粉在储存中氧化;
消泡剂:硅酮类物质,减少焊接时的气泡产生(空洞率<5%);
着色剂:绿色/蓝色染料,便于观察印刷效果(如是否缺料)。
按合金特性分类:看懂锡膏型号的密码;
1. 按有无铅分类
无铅锡膏:
标识:通常含“SAC”“SnCu”字样,如Alpha OM-338(SAC305)、千住M708(SAC305);
特点:熔点高(≥217℃),需更高焊接温度,适配无铅工艺。
有铅锡膏:
标识:如Sn63Pb37,或型号含“Pb”,如田村TSF-820(Sn62Pb36Ag2);
现状:仅用于军工、维修等特殊场景(需RoHS豁免)。
2. 按焊接工艺适配性分类
回流焊锡膏:
特点:助焊剂固含量低(3-5%),低残留,适配SMT贴片(如01005元件);
典型:优特尔UT-500系列(SAC305,回流焊专用)。
波峰焊锡膏:
特点:触变性更强,抗飞溅(含防飞溅剂),适应液态锡波冲击;
典型:唯特偶VT-800系列(SnCuNi合金,波峰焊高可靠性)。
影响焊接效果的关键材料参数
1. 熔点与焊接窗口
无铅锡膏:
液相线(完全熔化温度):SAC305为217℃,需回流焊峰值温度230-245℃(高于熔点15-30℃);
活化温度:助焊剂开始去氧化的温度(如180℃),需与合金熔化温度匹配。
风险点:温度不足→焊点虚焊;温度过高→助焊剂碳化、元件损坏。
2. 黏度与触变指数(TI)
黏度测试:
用旋转黏度计(如Brookfield)测量,25℃时:
手工焊锡膏:50-100Pa·s(黏稠如牙膏);
SMT印刷锡膏:100-300Pa·s(可精准漏印)。
触变指数(TI):
TI = 低剪切黏度/高剪切黏度,理想值1.4-1.6:
TI<1.2:印刷后易塌陷,导致桥连;
TI>1.8:印刷时漏印不畅,出现缺料。
3. 塌落度(Slump)
测试方法:
在25℃下,将锡膏印刷成2mm高的方块,静置30分钟后测量边缘扩展量;
合格标准:扩展量<0.2mm,否则易造成细间距元件(如0.4mm QFP)桥连。
不同场景的材料选择逻辑
1. LED灯带焊接
需求:低热阻、抗光衰,适配回流焊(基板多为铝基PCB);
推荐:
合金:SnCu(成本低)或SAC305(可靠性高);
助焊剂:无卤RMA级,固含量3-5%,避免残留影响散热(如优特尔UT-305)。
2. 汽车电子
需求:耐高温(125℃长期工作)、抗振动,需通过AEC-Q101认证;
推荐:
合金:SAC305(抗疲劳性优于SnCu);
助焊剂:RA级高活性,残留需通过85℃/85%RH湿热测试1000小时无腐蚀。
3. 医疗设备
需求:无卤素、无铅,生物兼容性(USP 87),零残留导电风险;
推荐:
合金:SAC305(纯度≥99.9%);
助焊剂:免洗型,残留绝缘电阻>10^14Ω(如千住M705-GRN2)。
环保与储存:容易被忽视的“小知识”
1. 2025年环保新要求
RoHS 3.0新增限制:邻苯二甲酸盐(DEHP、BBP、DBP、DIBP)≤0.1%;
无卤标准更新:氯(Cl)+溴(Br)总含量<1500ppm(IEC 61249-2-21:2024)。
2. 储存与使用禁忌
储存条件:
温度:2-10℃(冷藏),避免阳光直射;
保质期:未开封6个月,开封后24小时内用完(超过需重新检测黏度)。
使用误区:
禁止反复冷藏-解冻(最多2次),否则合金粉氧化、助焊剂分层;
手工搅拌需沿同一方向(顺时针),避免引入气泡(机械搅拌需真空脱泡)。
焊点缺陷与材料关联:快速定位问题
1. 焊点发黑/碳化:
原因:助焊剂活化温度窗口与合金熔点不匹配(如活化温度过高);
解决:更换活化温度低10-20℃的锡膏(如从180℃活化改为160℃)。
2. 大量锡珠飞溅:
原因:助焊剂溶剂沸点过低(<150℃),高温下急速挥发;
解决:选择高沸点溶剂(如二甘醇丁醚,沸点230℃)的锡膏。
3. 空洞率超标:
原因:合金粉粒径分布不均(如粗细粉混合比例失衡);
解决:要求供应商提供粒径分布报告(D50控制在25-30μm,跨度<20μm)。
焊锡膏的“材料密码”=合金特性×助焊剂配方×工艺适配;
理解焊锡膏的核心是拆解其“三元体系”:合金粉决定焊点强度与熔点,助焊剂配方影响焊接效率与可靠性,添加剂优化工艺适配性。
选购时需以“焊接温度→元件精度→环保要求”为线索,结合具体场景(如LED、汽车、医疗)匹配合金类型与助焊剂等级,同时关注储存细节以避免材料失效。
对于广东地区用户,可对接优特尔、唯特偶等厂商,获取针对珠三角电子制造场景(如LED、小家电)的定制化锡膏方案。
上一篇:生产厂家介绍如何选购一款好的助焊膏
下一篇:详解焊接BGA助焊膏无铅无卤焊锡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