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锡膏焊接贴片元件的操作温度和时间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锡膏焊接贴片元件的操作温度和时间,需结合锡膏类型(有铅/无铅)、焊接工艺(回流焊/手工焊)以及元件耐热性综合确定,核心是确保锡膏充分熔化、形成可靠焊点,同时避免元件或PCB因过热损坏详细具体参数:
核心前提:锡膏的熔点基础
锡膏的主要成分是焊锡粉末(合金)+ 助焊剂,其熔点直接决定焊接温度下限:
有铅锡膏(如Sn63Pb37):熔点约183℃;
无铅锡膏(如常用的SAC305,Sn96.5Ag3Cu0.5):熔点约217℃。
回流焊工艺(批量生产主流)
回流焊通过温度曲线的阶段性控制(预热→恒温→回流→冷却)实现焊接,不同阶段参数如下:
1. 预热阶段(去除挥发物,防热冲击)
目标:缓慢升温,蒸发锡膏中助焊剂的溶剂,避免元件因骤热损坏。
温度范围:室温→150-180℃(有铅);室温→160-190℃(无铅)。
时间:60-120秒(总升温时间)。
关键:升温速率≤3℃/秒(过快可能导致元件开裂、焊膏飞溅)。
2. 恒温阶段(助焊剂活化,清除氧化)
目标:保持温度稳定,让助焊剂充分活化,去除焊盘和元件引脚的氧化层,同时使PCB和元件温度均匀。
温度范围:150-180℃(有铅);170-190℃(无铅)。
时间:60-120秒(在此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
3. 回流阶段(锡膏熔化,形成焊点)
目标:温度超过锡膏熔点,使焊锡粉末完全熔化并润湿焊盘和引脚,形成合金焊点。
峰值温度(关键参数):
有铅锡膏:200-230℃(需高于熔点15-40℃);
无铅锡膏:230-250℃(需高于熔点15-30℃,避免因熔点高导致熔化不充分)。
液态停留时间(温度高于熔点的时间):30-60秒(过短则焊点未完全形成,过长则焊锡氧化、助焊剂失效,甚至元件引脚腐蚀)。
4. 冷却阶段(强化焊点结构)
目标:快速冷却以获得细晶粒结构,提升焊点强度。
温度范围:从峰值温度冷却至150℃以下(或室温)。
冷却速率:2-5℃/秒(过快可能导致焊点应力过大,过慢则晶粒粗大、强度下降)。
手工焊接(小批量/维修)
依赖电烙铁直接加热,需严格控制时间避免元件过热(尤其热敏元件如电容、IC)
烙铁温度:
有铅锡膏:300-350℃(高于熔点120-170℃,确保快速熔化);
无铅锡膏:350-400℃(无铅焊锡流动性差,需更高温度弥补)。
焊接时间:
单个焊点加热时间≤3秒(从烙铁接触到焊锡凝固)。
超过3秒易导致:-元件引脚氧化、焊盘脱落;
塑料封装元件(如QFP、SOP)变形、内部芯片损坏;
小型贴片电容(0402及以下)因高温开裂。
关键注意事项;
1. 参考供应商数据:不同品牌锡膏的助焊剂成分不同,最佳温度曲线需以锡膏 datasheet 为准(如某些低温无铅锡膏熔点138℃,回流峰值可低至180℃)。
2. 元件耐热性:对BGA、CSP等精密元件,或陶瓷电容、LED等,需确认其最高耐受温度(通常≤260℃)和持续时间(≤10秒@260℃)。
3. 避免局部过热:手工焊接时,可通过“拖焊”(如焊接排针、QFP)减少单个点的加热时间,或用散热夹具降低元件温度。
温度需高于锡膏熔点
但不超过元件耐受上限,时间以“焊锡充分润湿、无虚焊”为标准,同时兼顾效率与可靠性。
上一篇:锡膏中助焊剂成分对焊点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生产厂家详解无铅锡育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