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

咨询热线 1334294988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详解汽车电子用高温锡膏的服役环境要求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返回列表

汽车电子用高温锡膏的服役环境要求,源于汽车电子部件的特殊工作场景——需长期承受极端温度、剧烈机械应力、复杂化学腐蚀等多重严苛条件,且直接关系到车辆安全与可靠性(如自动驾驶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单元、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焊点失效可能导致致命故障)。

极端温度环境要求

 温度是影响高温锡膏焊点可靠性的核心因素,汽车电子的温度环境特点是“宽范围波动、高长期负荷、短期峰值冲击”,具体要求包括:

 1. 长期工作温度耐受

不同位置的电子模块对长期温度的要求差异显著:

引擎舱内(如ECU、点火模块、涡轮传感器):需耐受 -40℃~125℃ 的长期工作温度(部分靠近发动机的部件需达150℃);

动力电池包内(如BMS、高压连接器):因电池充放电发热,长期温度通常为 -20℃~85℃,但局部(如电芯连接片)可能达100℃以上;

车舱内(如中控屏、空调控制模块):相对温和,约 -40℃~85℃,但需耐受阳光直射导致的短期高温(达100℃)。

高温锡膏的焊点需在上述温度下保持机械强度(不发生明显蠕变)和导电性(电阻稳定),避免因高温软化导致接触不良。

2. 短期峰值温度冲击

车辆启动、急加速或高温环境停车时,局部部件可能遭遇短期高温:

引擎舱部件:冷启动后发动机热辐射可导致局部峰值温度达 175℃~200℃(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动力电池:快充时电芯发热叠加环境高温,局部焊点可能短时达 120℃~150℃。

焊点需在峰值温度下不出现熔融或塑性变形(依赖高熔点合金成分)。

3. 宽温循环疲劳抵抗

车辆行驶中温度快速变化(如冬季冷启动、夏季暴晒后淋雨)会引发焊点热胀冷缩,产生周期性应力:

典型温度循环范围:-40℃~125℃(每日多次循环,10年累计循环次数可达数万次);

循环速率:温度变化率可达 5℃/min~10℃/min(如车辆从-30℃的车库驶出到25℃的环境中)。

焊点需抵抗热疲劳失效(避免因反复应力导致裂纹萌生与扩展)。

 机械应力环境要求;

 汽车行驶中的振动、冲击会对焊点施加持续机械载荷,尤其是底盘、车身及引擎舱内的电子模块:

 1. 振动疲劳耐受

振动频率:涵盖 10Hz~2000Hz(低频来自路面颠簸,高频来自发动机振动);

加速度:普通路面约 10G,恶劣路况(如越野、碎石路)可达 30G 以上;

持续时间:车辆生命周期内累计振动时间超 10000小时。

焊点需具备高机械强度(抗剪切、抗拉)和疲劳韧性,避免因振动导致焊点断裂(尤其是BGA、CSP等细间距焊点)。

2. 冲击载荷抵抗

车辆碰撞、急刹车或过坑时,电子模块会承受瞬时冲击:

冲击加速度:碰撞时可达 500G~1000G(持续毫秒级);

方向:多为轴向或径向冲击(如底盘传感器)。

焊点需在冲击下不发生脆性断裂(依赖合金的延展性和焊点形态设计)。

 化学与湿度腐蚀环境要求;

 汽车电子部件可能接触多种腐蚀介质,需焊点具备抗腐蚀能力:

 1. 化学腐蚀介质

引擎舱:机油、冷却液(含乙二醇)、燃油蒸汽;

底盘与车身:路面盐雾(冬季除冰盐)、泥水(含硫化物、氯化物);

车舱内:汗液、饮料液体(含糖分、酸性物质)。

焊点需抵抗化学介质侵蚀(如锡须生长、IMC层腐蚀剥落),助焊剂残留需无腐蚀性(避免电化学迁移)。

2. 湿度与冷凝

车辆在高湿环境(如雨季)或温差剧烈时(如冷启动后车舱内结露),电子模块会接触水汽:

湿度范围:30%~95%RH(甚至短期100%冷凝);

需避免焊点因水汽渗入导致氧化(电阻升高)或电化学腐蚀(如不同金属焊点间的 galvanic corrosion)。

 长期可靠性与寿命要求;

 汽车的设计寿命通常为 10年/15万公里 以上,部分商用车达20年/30万公里,高温锡膏焊点需满足:

 无明显性能衰减:10年内焊点电阻变化率<10%,机械强度保留率>80%;

无致命失效:不出现焊点开裂、脱落、短路等导致电子模块功能失效的问题(如自动驾驶雷达焊点失效可能引发事故)。

 


汽车电子用高温锡膏的服役环境要求是“多因素耦合的极端条件”,核心围绕高温稳定性、宽温循环抗性、机械疲劳耐受性、化学腐蚀抵抗性及长期可靠性,其设计需匹配具体部件的环

详解汽车电子用高温锡膏的服役环境要求(图1)

境等级(如AEC-Q100的Grade 0/1级),最终保障车辆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与功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