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锡膏", 搜索结果:
-
2406-2025
锡膏厂家详解有铅锡膏和无铅锡膏的应用区别
有铅锡膏和无铅锡膏在成分、性能、环保要求及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区别及应用场景的对比分析:核心区别:成分与性能 1. 成分差异 有铅锡膏主要成分为锡(Sn)和铅(Pb),常见共晶合金如 Sn63Pb37(锡63%、铅37%),部分会添加少量银(Ag)、铜(Cu)等改善性能。铅的存在使其具备低熔点、良好润湿性和焊接强度。 无铅锡膏禁用铅后,主要以 锡(Sn)为基体,搭配银(Ag)、铜(Cu)、铋(Bi)、镍(Ni)等合金,常见类型如: SAC系列(Sn-Ag-Cu),如SAC305(Sn96.5Ag3.0Cu0.5),熔点约217℃;Sn-Cu系列(如Sn99.3Cu0.7),熔点约227℃;Sn-Bi系列(如Sn58Bi),熔点约138℃,但脆性较高。 2. 熔点与焊接工艺 有铅锡膏共晶熔点低(如Sn63Pb37为183℃),回流焊温度通常在 200~230℃,对设备温度要求低,适合热敏元件或低温焊接场景,工艺窗口更宽,焊接良率高。 无铅锡膏熔点普遍较高(如SAC305为217℃),回流焊温度需达到 230~260℃,
-
2406-2025
厂家详解添加哪些功能性添加剂可以提高中温无铅锡膏的润湿性
提高中温无铅锡膏的润湿性时,功能性添加剂的选择需兼顾活性、环保性、热稳定性及与焊料合金的兼容性。常见的功能性添加剂及其作用机制,结合中温无铅体系(如Sn-Bi系、Sn-Zn系等)的特点展开说明: 核心功能性添加剂类型及作用 1. 有机酸类活性剂(关键改善润湿性) 作用机理:通过解离出H+离子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去除表面氧化层,降低焊料与基材间的界面张力,促进铺展。常见种类: 二元羧酸:如己二酸、癸二酸、琥珀酸(丁二酸),酸性温和且热稳定性较好,适合中温(180~220℃)回流环境,残留较少。 芳香族羧酸:如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酸性较强,高温下活性持久,但需控制用量以避免残留腐蚀。 羟基酸:如柠檬酸、乳酸,兼具螯合作用,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增强除氧效果,尤其适合Sn-Bi合金(Bi易氧化)。 注意事项:单一有机酸的活性有限,常采用复配体系(如己二酸+柠檬酸),通过调节酸性强弱和分解温度,优化不同阶段的润湿性。 2. 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 作用机理:通过吸附在焊料/基材界面,降低表面张力,促进焊料铺展,同时改善助焊
-
2406-2025
锡膏厂家介绍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中温无铅锡膏的润湿性
提高中温无铅锡膏的润湿性需要从锡膏配方优化、工艺参数调整、表面处理及生产环境控制等多维度入手,具体方法及原理分析: 锡膏配方与成分优化 1. 选择高活性助焊剂体系 助焊剂活性等级:中温锡膏(如Sn-Bi系)需选用RMA级或RA级助焊剂(活性高于R级),常见活性剂包括:有机酸类(如己二酸、癸二酸):增强氧化物分解能力;合成树脂类(如松香改性衍生物):改善润湿性并减少残留;表面活性剂(如氟碳化合物):降低焊料表面张力(Sn-Bi合金表面张力约520mN/m,比Sn-Pb高10%,需活性剂补偿)。 助焊剂含量:适当提高助焊剂比例(如从9%增至11%),但需控制上限(12%),避免残留过多导致绝缘性下降。 2. 优化合金颗粒特性 纯度与氧化程度:选用氧含量<500ppm的合金粉(如真空雾化法制备的Sn-Bi颗粒),氧化层厚度0.1μm(可通过XPS检测);颗粒尺寸与分布:中温锡膏推荐使用Type 4-5级颗粒(25-45μm),细颗粒可增加表面积,提升润湿性,但需注意印刷性(过细易堵塞钢网)。 3. 添加功能性添加剂 微量元素添加
-
2406-2025
锡膏厂家详解如何优化中温无铅锡膏的回流时间
优化中温无铅锡膏的回流时间需要结合锡膏特性、焊接设备、PCB设计及元件要求,通过调整温度曲线各阶段的时间和温度,在保证焊点质量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详细具体优化方向和步骤: 明确中温无铅锡膏的特性 1. 合金成分与熔点中温无铅锡膏常见合金包括: Sn-Bi系列(如Sn-58Bi,熔点138℃):熔点低,但润湿性较差,焊点脆性较高; Sn-Ag-Cu(SAC)中温变种(如Sn-30Ag-1Cu,熔点约200℃):综合性能接近高温SAC(熔点217℃),但熔点略低。关键:根据锡膏厂商提供的《回流曲线推荐表》,明确其熔点、助焊剂活化温度及各阶段温度区间。2. 助焊剂活性与时间窗口助焊剂需在预热阶段活化(通常120-150℃),并在回流前保持有效(避免提前挥发或失效)。中温锡膏的助焊剂可能对温度敏感,需严格控制保温阶段的时间。 回流温度曲线的核心阶段优化 1. 预热阶段:控制升温速率与时间 目标:缓慢升温以避免元件热冲击,同时让助焊剂开始活化,去除氧化物。优化点: 升温速率:建议控制在 1-2℃/秒(中温Sn-Bi可稍低,1-1.5
-
2406-2025
生产厂家详解不同品牌的无铅锡膏熔点有差异
不同品牌的无铅锡膏在熔点上确实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合金成分微调、工艺需求适配及品牌自主创新,根据技术原理和实际案例展开分析: 合金成分与配比的品牌差异 1. 主流合金体系的成分公差 尽管行业标准(如IPC-J-STD-006)对SAC305(Sn-3.0Ag-0.5Cu)等主流合金的成分有明确规定,但不同品牌在成分公差控制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银含量波动:例如,AIM Solder的SAC305标称银含量为3.0%,而某些品牌可能将银含量控制在2.8%~3.2%之间,导致熔点在217~220℃范围内波动。铜含量调整:铜含量从0.5%增至0.7%(如SAC0307),熔点可能从217℃升至227℃,这一差异会直接影响焊接温度窗口。 2. 微量元素的添加与性能优化 品牌常通过添加微量合金元素(如镍、锗、钴)改善性能,尽管对熔点影响较小,但可能导致5℃的波动: 镍(Ni)的作用:在Sn-Cu合金中添加0.05%镍(如SnCu0.7Ni0.05),可细化晶粒、提升抗蠕变性,但熔点仍维持在217~226℃,与纯Sn-Cu(
-
2406-2025
生产厂家详解无铅锡膏的熔点不同的原因
无铅锡膏的熔点差异主要由其合金成分、配比及应用需求决定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角度详细解析原因: 合金成分与配比的核心影响 1. 基础合金体系的不同 无铅锡膏的基体主要以锡(Sn)为基础,搭配其他金属元素形成合金,不同元素的加入会显著改变熔点: 锡银铜(SAC)系:常见如SAC305(Sn-3.0Ag-0.5Cu),熔点约217℃;若调整银、铜比例(如SAC105:Sn-1.0Ag-0.5Cu),熔点可升至227℃。银(Ag)能提高合金强度和熔点,铜(Cu)可改善润湿性,但两者比例增加会使熔点上升。锡铋(Sn-Bi)系:如Sn-58Bi,熔点约138℃,因铋(Bi)的低熔点特性,此类合金熔点远低于SAC系,但脆性较大,常用于低温焊接场景(如柔性电路板)。 锡铜(Sn-Cu)系:纯Sn-0.7Cu的共晶熔点约227℃,但因润湿性较差,常需添加微量镍(Ni)、锗(Ge)等改善性能,熔点略有波动。 2. 合金元素的“共晶效应”与非共晶设计 共晶合金:成分达到特定比例时形成共晶体系,熔点固定且最低(如Sn-58Bi共晶点138℃)。非共
-
2306-2025
锡膏厂家详解6月目前无铅锡膏的价格多少
目前无铅锡膏的价格受合金成分、品牌、包装规格及采购量等因素影响显著,最新市场数据的详细分析: 基础价格区间 根据2025年6月市场报价,主流无铅锡膏的价格范围如下: 1. 低银含量(0.3%-1%银):含0.3%银的Sn99.3Cu0.7锡膏,单价约 72.99-141.99元/公斤,适合普通消费电子场景。 含1%银的Sn96.5Ag1.0Cu0.5锡膏,价格约 150-200元/公斤,兼顾成本与可靠性。2. 中高银含量(3%银): 国际品牌如Alpha的SAC305(Sn96.5Ag3.0Cu0.5)锡膏,500克包装单价约 329.65元(合 659.3元/公斤),30公斤起订量可降至 480元/公斤。国内品牌如金牛的SAC305锡膏,10公斤起订价 400元/公斤,适合批量采购。3. 特殊场景锡膏: 低温锡膏(如Sn42Bi58)价格约 280元/公斤(10公斤起批),适用于热敏元件焊接。高温锡膏(如Sn95Sb5)价格约 350-500元/公斤,用于汽车电子等高可靠性领域。 核心影响因素 1. 合金成分:银含量:银
-
2306-2025
生产厂家详解无铅锡膏有哪几款
无铅锡膏按成分和用途可分为多种类型主流种类及特点解析: 按合金成分分类 1. 锡银铜(SAC)系列 典型型号:SAC305(Sn96.5Ag3.0Cu0.5)、SAC387(Sn95.5Ag3.8Cu0.7)特点:熔点217-220℃,抗拉强度40-50MPa,润湿性接近有铅锡膏,广泛用于手机、电脑主板等高端电子元件。 优势:焊点抗热疲劳性能优异,在汽车电子的高低温循环测试中表现稳定。2. 锡铋(SnBi)系列 典型型号:Sn42Bi58(熔点138℃)、Sn64.7Bi35Ag0.3(熔点172℃) 特点:低温焊接,适用于热敏元件(如OLED屏幕、传感器)和返修场景。 注意:SnBi焊点韧性较差,高温下易蠕变,不适合长期高温环境。3. 锡铜(SnCu)系列典型型号:Sn99.3Cu0.7(SAC0307,熔点227℃)特点:无银配方,成本比SAC系列低30%-50%,但润湿性稍差,需配合高活性助焊剂使用。应用:低端消费电子、连接器焊接等对成本敏感的场景。4. 锡银(SnAg)系列 典型型号:Sn99Ag1(熔点221℃)
-
2306-2025
生产厂家详解无铅锡膏的焊接效果
无铅锡膏的焊接效果在技术迭代下已具备较高可靠性,尤其在环保和高端场景中表现突出: 焊接点性能优势 1. 强度与耐久性主流无铅锡膏(如SAC305)的焊点抗拉强度达40-50MPa,高于传统有铅锡膏(约35MPa),抗振动和抗热疲劳能力更强。例如在汽车电子的高低温循环测试(-40℃~125℃)中,SAC305焊点的裂纹发生率比有铅锡膏低30%,适合长期高负荷运行场景。2. 润湿性与焊接质量通过助焊剂配方优化(如添加活性剂),无铅锡膏在铜基板上的铺展面积可达95%以上,焊点空洞率<5%(符合IPC-A-610标准)。大部分高端产品(如含氮工艺焊接)的焊点光泽度和致密性已接近有铅水平。 工艺适配性 1. 温度控制要求无铅锡膏熔点较高(如SAC305熔点217℃,需回流焊峰值温度235-245℃),需通过精准的温度曲线控制(预热区150-190℃激活助焊剂,回流区2505℃熔融)确保焊接质量现代回流焊设备已能通过分段控温减少虚焊、桥连等问题。2. 多元场景适配低温场景:Sn42Bi58锡膏(熔点138℃)可焊接热敏元件(如OLED
-
2306-2025
深圳锡膏厂家详解无铅锡膏和有铅锡膏区别
无铅锡膏与有铅锡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成分、性能、环保及应用场景等方面结合深圳锡膏厂家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标准进行详细解析:成分与外观 有铅锡膏的核心合金为锡(Sn)与铅(Pb),最常见的配比是Sn63Pb37(锡63%+铅37%),这类锡膏呈现灰黑色,通常采用白色瓶装,且因含铅而气味较大。而无铅锡膏不含铅,主要由锡、银、铜等金属组成,例如主流的SAC305(Sn96.5Ag3Cu0.5)或SAC307(Sn99Ag0.3Cu0.7),外观为灰白色,行业惯例采用绿色瓶装以便识别,并遵循RoHS环保标准。部分低温无铅锡膏(如Sn42Bi58)的铋含量较高,熔点可低至138℃,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元件。 熔点与焊接工艺 有铅锡膏的共晶熔点固定为183℃,焊接时无需严格控制温度区间,工艺窗口较宽,适合快速焊接无铅锡膏的熔点普遍较高,例如SAC305的熔点为217-219℃,需将回流焊峰值温度提升至235-245℃,且对温度曲线的控制要求更精细,需通过预热(150-190℃)和回流区(峰值2505℃)的精准调节来确保焊接质量。近年来无铅技术
-
2106-2025
汽车电子无铅锡膏 高可靠性 SnCu0.7 无卤素
SnCu0.7无卤素无铅锡膏是一种常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焊接材料特点和优势: 成分特性:主要成分为99.3%的锡(Sn)和0.7%的铜(Cu)。这种合金成分使得锡膏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物理性能。环保性能:无卤素意味着在焊接过程中及焊接后,不会释放出含卤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可靠性高:SnCu0.7无铅锡膏在汽车电子中应用广泛,是因为它能够承受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恶劣环境条件,如高温、振动、潮湿等。它可以形成牢固的焊点,具有较好的抗机械冲击和抗热疲劳性能,能确保汽车电子设备在长期使用中稳定工作。成本优势:与一些含银的无铅锡膏相比,SnCu0.7无铅锡膏不含银等贵金属,成本相对较低,在满足汽车电子高可靠性要求的同时,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不过,SnCu0.7无铅锡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润湿性相对较差,容易受氧化影响等。在使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助焊剂,并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温度、时间等,以确保良好的焊接效果。
-
2106-2025
锡膏厂家详解BGA芯片焊接无铅锡膏 SnAg0.3Cu0.7
BGA芯片焊接常用的 SnAg0.3Cu0.7(SAC0307)无铅锡膏,其成分、特性及焊接助力优化焊接效果:SnAg0.3Cu0.7锡膏特性 合金成分:99%锡(Sn)+0.3%银(Ag)+0.7%铜(Cu),熔点约217℃,属于中温无铅锡膏。 优势: 成本低于高银含量锡膏(如SAC305),性价比高。焊点强度、导电性接近传统有铅锡膏,适用于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BGA芯片焊接。 注意事项: 润湿性略逊于高银锡膏,需搭配活性适中的助焊剂(如RMA级)。高温下焊点脆性稍高,需控制回流焊峰值温度在235-245℃(不超过250℃)。 BGA焊接关键工艺要点 焊盘与钢网设计 焊盘处理: 铜箔焊盘需做OSP(有机焊料保护剂)或ENIG(沉金)处理,避免氧化影响焊接。 焊盘直径比BGA焊球直径大5-10%(如0.5mm焊球对应0.55-0.6mm焊盘)。 钢网参数: 厚度:0.1-0.12mm(0.5mm pitch BGA),开口尺寸为焊盘的90%(圆形或椭圆形开口减少桥连)。材质:激光切割不锈钢钢网,边缘光滑无毛刺,避免锡膏印
-
2106-2025
检测S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的焊接效果
检测S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的焊接效果,需从外观、性能、可靠性等多方面入手具体检测方法和要点: 外观与基础缺陷检查 目视观察 焊点表面应光滑、无毛刺,焊料均匀覆盖焊盘,无桥连、虚焊、锡珠等明显缺陷。LED焊接需注意引脚是否完全浸润,PCB元件贴装位置是否偏移。 光学辅助检查 用10-50倍放大镜或光学显微镜,观察细间距焊点(如0.3mm以下焊盘),确认焊料填充饱满,无空洞、裂纹。 电气性能验证 导通测试使用飞针测试仪或在线测试仪(ICT),检测焊点间电气连接是否导通,电阻值需50mΩ(具体依产品标准)。高密度PCB(如手机主板)需重点测试BGA、CSP等隐藏焊点的导通性。绝缘电阻测试通过表面绝缘电阻(SIR)测试,验证锡膏残留物的绝缘性能,标准要求10⁹Ω,避免短路风险。 焊点强度与可靠性测试 机械强度测试 拉力/剪切力:用测试仪对元件施加垂直拉力(如0603电阻0.8N)或水平剪切力(如QFP引脚0.5N/脚),判断焊点结合强度。热循环测试:将PCBA置于-40℃~125℃环境中循环500-1000次,观察焊点是否开
-
2106-2025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S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
选择适合的S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需从焊接需求、工艺条件、产品特性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关键要点: 明确焊接与需求 焊接元件类型 若用于LED焊接,需选择低回流温度(如中温锡膏,熔点约170 - 190℃)、抗热塌能力强的型号,避免高温损坏LED芯片。 手机主板、PCB等精密元件焊接,优先选含银合金(如SAC305),增强焊点机械强度,适应高频振动或跌落场景。 焊接精度要求0.3mm以下间距焊盘(如BGA、CSP元件),需选择印刷滚动性好、落锡细腻的锡膏,避免桥连或漏焊。 关注合金成分与性能 常用合金类型SAC305(Sn96.5Ag3Cu0.5):熔点约217 - 219℃,机械强度高,适用于主流电子产品(如手机主板、PCB),兼容性广。SAC0307(Sn99.3Ag0.3Cu0.7):熔点稍高(约227℃),成本较低,适合对温度不敏感的元件。中温合金(如Sn64.7Bi35Ag0.3):熔点约138℃,用于LED或热敏元件,但焊点强度略低于SAC系,需权衡可靠性。关键性能指标润湿性:良好的润湿性可减少虚焊,建议通过焊接测
-
2106-2025
S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适用于LED/手机主板/PCB焊接
S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是一种用于表面贴装技术(SMT)的焊接材料,适用于LED、手机主板、PCB等焊接, 合金成分 常用的合金为SAC305,即锡96.5%、银3%、铜0.5%。这种合金具有机械强度高、抗疲劳性好的特点,能适应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应力。 产品特性 良好的印刷性能:如SAC305免洗锡膏印刷滚动性及落锡性好,对低至0.3mm间距焊盘也能完成精美的印刷。连续印刷时,其粘性变化极少,钢网上的可操作寿命长,超过8小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印刷效果。焊接性能佳:可在不同部位表现出适当的润湿性,能适应不同档次焊接设备的要求,无需在充氮环境下完成焊接,在较宽的回流焊炉温范围内都可表现良好的焊接性能。焊接后残留物极少,颜色很浅且具有较大的绝缘阻抗,不会腐蚀PCB,可达到免洗的要求。 适应多种焊接需求:对于LED焊接,无铅中温锡膏可以提供低回流温度的高质量印刷成型,具有优良的抗热塌能力。对于手机主板焊接,无铅锡膏含银合金可增强焊点机械强度,能适应手机使用环境。对于PCB焊接,无铅锡膏能在元件和电路板之间形成良好连接,实现
-
2106-2025
如何判断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焊点应用
判断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在焊点应用中的效果是否达标,需从外观、性能、可靠性等多方面综合评估, 1. 焊点外观检查 形态与光泽:合格焊点应表面光滑、饱满,呈光亮的银灰色(根据合金成分可能略有差异),无尖锐边缘或凹凸不平,若焊点表面粗糙、发暗或呈颗粒状,可能是锡膏活性不足或回流温度不当。润湿性:焊料应均匀铺展在焊盘和元件引脚上,形成良好的“弯月面”(润湿角<90)。若焊料堆积成球状、未完全覆盖焊盘,或出现“爬锡过高”(超过元件引脚高度1/3),可能是锡膏润湿性差或助焊剂失效。 缺陷排查:目视或通过AOI(自动光学检测)检查是否存在虚焊、桥连、气孔、焊料飞溅等缺陷。例如,LED焊接中若焊点有气孔,可能影响散热和使用寿命;手机主板细间距焊点若出现桥连,会导致短路。 2. 电气性能测试 导通性检测:使用万用表或ICT(在线测试)设备,测量焊点两端的电阻值,应接近0Ω(导通良好)。若电阻异常增大,可能存在虚焊或焊点内部开裂。 绝缘阻抗测试:对密集焊点区域(如BGA、QFP)进行绝缘阻抗测试,确保焊点之间无漏电现象。若阻抗值低于标准(如
-
2106-2025
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适用于LED/手机主板/PCB焊接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的保质期是多久
MT贴片专用无铅锡膏适用于LED、手机主板和PCB焊接: 合金成分性能优良:通常采用锡-银-铜(Sn-Ag-Cu)合金体系,如常见的SAC305(Sn96.5Ag3Cu0.5)和SAC307(Sn99Ag0.3Cu0.7)。这类合金熔点适中,机械强度高,能确保焊点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不易出现开裂、脱落等问题。而且,它们的导电性能良好,能满足LED、手机主板等对电气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需求。颗粒尺寸与形状合适:一般会提供多种粉末粒径可供选择,如4号粉、5号粉等。精细的粉末尺寸适用于手机主板等高密度、细间距的焊接场景,能够精准地印刷到微小的焊盘上,减少桥连、短路等焊接缺陷的发生。同时,锡粉的球形度好,在印刷和回流焊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有助于形成饱满、光亮的焊点。助焊剂性能佳:助焊剂具有良好的活性,能够在焊接过程中有效地去除焊件表面的氧化物,降低焊料的表面张力,提高焊料对焊件的润湿性,使焊料能够更好地铺展在焊盘上,形成良好的电气连接。而且,助焊剂的残留量少,且残留物无腐蚀性,不会对PCB板和电子元件造成损害,同时也能
-
2106-2025
如何判断工业级无铅锡膏Sn99Ag0.3Cu0.7 4号粉是否过期
判断工业级无铅锡膏Sn99Ag0.3Cu0.7 4号粉是否过期几个方面观察和测试,确保焊接质量: 1. 查看储存条件与保质期标签 基础判断:先确认锡膏是否在规定的0-10℃冷藏条件下密封保存,且未超过包装上标注的6个月保质期(开封后建议1-2周内用完)。若储存温度超过25℃或开封后未及时密封,即使未到标注保质期,也可能失效。 2. 观察外观与状态变化 颜色与结块:正常锡膏呈均匀的银灰色膏状,无明显颗粒感或结块。若表面出现发黄、发黑或局部干结、硬化,可能已氧化变质。黏度异常:用刮刀搅拌时,若锡膏黏度明显变稠、难以推开,或出现水油分离(膏体稀散、液体析出),说明助焊剂成分可能失效。 3. 测试印刷与焊接性能 印刷脱膜效果:取少量锡膏在PCB上印刷,观察是否能清晰成型,有无坍塌、拉丝或堵塞钢网现象。过期锡膏因黏度变化,可能导致焊盘上的锡膏形状不规则,影响焊接精度。回流焊测试:通过回流焊(峰值温度235-250℃)焊接少量元件,观察焊点是否饱满光亮、无虚焊或桥连。若焊点表面粗糙、有气孔,或焊料未完全熔化(呈颗粒状),说明锡膏活
-
2106-2025
工业级无铅锡膏 Sn99.3Ag0.7 高温抗氧化 4号粉
你可能有一些混淆,通常工业级无铅锡膏中常见的是Sn99Ag0.3Cu0.7,而非Sn99.3Ag0.7关于工业级无铅锡膏Sn99Ag0.3Cu0.7 4号粉的介绍: 合金成分与特性 由99%的锡(Sn)、0.3%的银(Ag)和0.7%的铜(Cu)组成。固相线温度217℃,液相线温度227℃。 4号粉特性 4号粉的锡粉直径较小,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特别适用于微小焊点的焊接,如微型芯片引脚的焊接或者高密度印刷电路板上的精细焊点。 性能特点 采用低氧化度的球形焊料粉末制成,具有优越的环保特性。印刷时脱膜性能良好,耐干性能优良,触变性能良好,可适用于通用间距0.3mm焊盘的印刷和细间距、QFN、BGA器件的贴装。耐高温300度不发黄,焊接后残留物少且透明,无腐蚀性,具有极高的表面绝缘阻抗值,无需清洗即可达到极佳的ICT测试性能。 焊接效果 在OSP、镀金、喷锡等表面处理的PCB上均能良好铺展,焊点饱满光亮,桥连风险低。热循环测试显示,焊点空洞率和裂纹萌生率低于一些其他锡膏,长期可靠性更优。 工艺参数 回流峰值温度通常在235
-
2106-2025
厂家直供无铅锡膏 Sn99Ag0.3Cu0.7 免清洗型 中温焊接 支持SMT/BGA
Sn99Ag0.3Cu0.7无铅锡膏是一种低银含量的环保焊锡膏,适用于电子焊接领域; 特性 合金成分:锡(Sn)占99.0%、银(Ag)占0.3%、铜(Cu)占0.7%。 熔点范围:固相线温度217℃,液相线温度227℃。润湿性:在OSP、镀金、喷锡等表面处理的PCB上均能良好铺展,焊点饱满光亮,桥连风险低。抗热疲劳性:热循环测试显示,焊点空洞率和裂纹萌生率低于常见的SAC305锡膏,长期可靠性更优。残留特性:采用免清洗助焊剂(ROL1级),残留量少且绝缘阻抗高(110⁸Ω),无需额外清洗。 工艺兼容性 印刷性能:黏度适中(20010% Pa·s,25℃),触变性好,适合0.4mm及以上间距的精细印刷,48小时内抗坍塌性能稳定。回流焊参数:预热区150-190℃,60-90秒(升温速率2℃/秒);回流区峰值温度2505℃,227℃以上保持6020秒。波峰焊参数:推荐炉温255-265℃,锡渣生成率显著低于Sn - Cu合金。 应用场景 高可靠性领域:适用于对焊点强度要求高的场景,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可焊接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