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

咨询热线 1334294988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揭秘无铅锡膏的成分与特性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返回列表

无铅锡膏是电子制造业中替代传统含铅锡膏的环保型焊接材料,研发和应用主要源于RoHS等环保法规对铅使用的限制,从成分和特性两方面详细解析:

无铅锡膏的核心成分

无铅锡膏主要由合金粉末和助焊剂两部分组成,其中合金粉末占比约80%-90%,助焊剂占比约10%-20%。

 1. 合金粉末:决定焊接核心性能

 无铅锡膏的合金粉末以锡(Sn)为基体,添加其他金属元素(如银、铜、铋、铟等)调节熔点、润湿性和机械性能,常见合金体系包括:

 锡银铜(SAC)系列:应用最广泛,典型配方如SAC305(Sn96.5%、Ag3.0%、Cu0.5%)、SAC0307(Sn99.0%、Ag0.3%、Cu0.7%)等。

特点:熔点约217-220℃,润湿性较好,焊点强度高、韧性佳,抗热疲劳性优异,适合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

锡铜(Sn-Cu)系列:典型配方为Sn99.3%Cu0.7%(熔点约227℃)。

特点:成本低(无银),但润湿性和抗热疲劳性略差,适合对成本敏感的民用电子产品(如低端家电)。

锡银(Sn-Ag)系列:如Sn96.5%Ag3.5%(熔点221℃),常添加铋(Bi)形成Sn-Ag-Bi体系(如Sn91.5%Ag3.5%Bi5%,熔点约208℃)。

特点:添加Bi可降低熔点,改善润湿性,但焊点脆性略增,适合热敏元件焊接。

 2. 助焊剂:保障焊接过程的关键

 助焊剂是无铅锡膏的“灵魂”,作用是去除金属表面氧化膜、促进焊锡润湿、防止焊接过程中再次氧化,其成分包括:

 树脂(50%-70%):主要是松香类(天然或合成),提供粘性和成膜性,焊接后形成保护膜,防止焊点氧化。

活化剂(5%-15%):多为有机酸(如己二酸、谷氨酸)或有机胺盐,通过化学反应去除锡粉和被焊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无铅锡易氧化,需更强活化能力)。

溶剂(10%-30%):如乙醇、丙二醇甲醚等,调节锡膏粘度,确保印刷时流畅性,焊接时挥发。

触变剂(1%-5%):如氢化蓖麻油、气相二氧化硅,赋予锡膏“触变性”(外力下粘度降低易流动,静置后粘度回升防坍塌),保障印刷精度。

添加剂:抗氧化剂(防止锡粉氧化)、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等。

 无铅锡膏的核心特性;

 1. 环保性:合规性基础

 完全符合RoHS、REACH等法规对铅(Pb)的限制(通常要求铅含量<0.1%),从生产到回收全流程减少铅污染,降低对人体(铅中毒)和环境的危害。

 2. 焊接性能:依赖合金与助焊剂协同

 熔点更高:无铅合金熔点(217-227℃)显著高于传统锡铅(183℃),需更高焊接温度(回流焊峰值通常240-260℃),对元件(如塑料封装)和PCB的耐热性提出更高要求。

润湿性稍弱:锡表面易形成氧化膜(SnO₂),无铅锡膏的润湿性(焊锡铺展能力)通常低于含铅锡膏,需通过优化助焊剂(强活化剂)和工艺(适当保温)弥补,避免虚焊。

 3. 机械与可靠性:适配应用场景

 焊点强度:SAC系列焊点的抗拉强度(约50-60MPa)优于锡铅,适合振动、冲击环境(如汽车电子);Sn-Cu强度略低,但成本优势明显。

抗热疲劳性:无铅焊点在长期热循环(如-40℃~125℃)中易因热膨胀系数差异产生裂纹,SAC305通过银、铜的固溶强化,抗热疲劳性最优,是高端领域首选。

脆性风险:添加铋(Bi)可降低熔点,但过量会导致焊点脆性增加(易断裂),需控制Bi含量(通常<5%)。

 4. 工艺适应性:对制造流程的要求

 印刷性能:需匹配锡膏的粘度(通常100-300 Pa·s)和触变性,避免钢网堵塞(锡粉氧化结块)或印刷图形坍塌(触变性不足)。

回流焊曲线:需精准控制升温速率(≤3℃/s)、保温时间(活化助焊剂)、峰值温度(避免元件过热)和冷却速率(影响焊点结晶质量),否则易产生焊球、桥连、虚焊等缺陷。

 5. 储存与使用:需严格控温

 锡膏中的锡粉易氧化,且助焊剂溶剂易挥发,需在0-10℃冷藏保存(保质期通常6个月);使用前需回温(25℃左右静置4-8小时),避免水汽凝结导致焊接飞溅。

 适用场景总结;

 SAC305:消费电子(手机、电脑)、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对可靠性要求高的领域;

Sn-Cu:低端家电、玩具等对成本敏感的民用产品;

Sn-Ag-Bi:热敏元件(如LED、传感器)焊接,平衡熔点与工艺性。

 

无铅锡膏通过“无铅合金+高性能助焊剂”实现环保与焊接可靠性

揭秘无铅锡膏的成分与特性(图1)

的平衡,但其应用需匹配元件耐热性和工艺优化,是电子制造业绿色升级的核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