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膏的储存和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锡膏是由焊锡粉末、助焊剂及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的膏状焊接材料,其储存和使用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如焊点强度、导电性、外观等)具体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1. 严格控制温度
锡膏需低温冷藏,推荐储存温度为0~10℃(不同品牌可能有细微差异,需以说明书为准),严禁冷冻(温度低于0℃会导致助焊剂分层、锡粉氧化,破坏锡膏稳定性)。
避免高温储存:常温(25℃以上)会加速助焊剂挥发、锡粉氧化,导致锡膏流动性下降、活性降低,甚至失效。
2. 避免反复冻融
锡膏从冰箱取出后,若未用完,不可直接放回冰箱反复冷冻-解冻,否则会导致助焊剂与锡粉分离,影响均匀性。
单次取出量需根据使用需求估算,减少反复取用。
3. 防止污染与混淆
不同型号(如锡铅锡膏、无铅锡膏)、不同粒径(如粗粉、细粉)、不同助焊剂类型(如免洗型、水洗型)的锡膏需单独存放,并标注型号、生产日期、开封时间,避免混用。
储存容器需密封严实,防止空气中的水汽、灰尘进入,污染锡膏。
4. 控制储存时间
未开封的锡膏保质期通常为6个月~1年(从生产日起算),超过保质期的锡膏需经性能测试(如印刷性、焊接效果)确认合格后才能使用,否则直接报废。
使用前的准备
1. 回温处理
锡膏从冰箱取出后,严禁直接开封使用:低温锡膏接触室温空气会因温差产生冷凝水,导致水汽混入锡膏,焊接时易出现气孔、飞溅。
需自然回温至室温(20~25℃),回温时间通常为2~4小时(根据锡膏量调整,500g锡膏约需3小时),且回温过程中需保持密封状态(避免水汽进入)。
禁止用加热(如烤箱、热风枪)加速回温,否则会导致助焊剂提前挥发,破坏锡膏性能。
2. 充分搅拌
回温后需对锡膏进行搅拌(手工搅拌或专用锡膏搅拌机),目的是让锡粉与助焊剂混合均匀,避免分层。
手工搅拌:用专用搅拌刀沿容器壁缓慢搅拌5~10分钟,直至锡膏细腻无颗粒感;机器搅拌:按设备说明设置参数(如转速、时间),避免搅拌过度导致气泡混入。
使用过程注意事项;
1. 控制使用环境
操作环境需保持温度20~25℃、相对湿度40%~60%:
湿度过高(>60%):锡膏易吸收水汽,焊接时会产生气孔、飞溅;
湿度过低(<40%):易产生静电,吸附灰尘污染锡膏,同时助焊剂挥发加快。
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如烘箱、烙铁),防止锡膏提前软化、助焊剂挥发。
2. 开封后尽快使用
锡膏开封后需在4~8小时内用完(具体时长取决于环境温湿度,高温高湿环境下需缩短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助焊剂挥发、锡粉氧化,造成锡膏变干、流动性下降。
3. 防止污染与浪费
剩余锡膏不可倒回原储存瓶(开封后接触空气会混入灰尘、水汽,倒回会污染整瓶锡膏),需单独装入干净容器,标注开封时间,尽快使用(建议24小时内用完)。
操作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锡膏(手上的油脂、汗液会污染锡膏),需戴无尘手套。
4. 印刷/涂覆规范
用于钢网印刷,需调整刮刀压力、速度(压力过大会导致锡膏过薄,过小则易残留),确保锡膏均匀覆盖焊盘,无漏印、桥连(相邻焊盘锡膏相连)。
印刷后的PCB需在1小时内进入回流焊(避免锡膏中的助焊剂挥发,导致焊接不良),若中途暂停,需用防尘罩覆盖,防止落灰。
其他关键细节;
禁止反复冻融:锡膏从冰箱取出后,若未用完,需在室温下(20~25℃)短期存放(不超过24小时),不可再次冷藏后重复使用,否则会严重破坏锡膏稳定性。
匹配焊接工艺:使用前需确认锡膏型号与焊接需求匹配(如无铅锡膏熔点高于有铅锡膏,需匹配回流焊温度曲线),避免因工艺不匹配导致虚焊、焊点脆化。
锡膏的储存和使用需严格遵循“低温保存、自然回温、防污染、控时效”原则,同时结合具体型号的说明书调整细节,才能保证焊接质量稳定。
上一篇:锡膏分类与应用全解析:如何根据需求精准选择
下一篇:生产厂家详解如何判断锡膏的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