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膏工厂详解无铅锡膏趋势
来源:优特尔锡膏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4
无铅锡膏是一种不含铅(Pb)或铅含量低于1000ppm的焊锡材料,主要由锡、银、铜等合金组成,如常见的Sn96.5Ag3.0Cu0.5(SAC305)配方,其核心优势在于环保,符合欧盟RoHS指令及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无铅锡膏通过银(Ag)和铜(Cu)替代传统铅成分,形成锡基质相位与金属间化合物(如Ag₃Sn、Cu₆Sn₅),显著提升焊点强度和抗疲劳性能。例如,SAC305合金在217-227℃熔融,适用于回流焊工艺,而低温锡膏(如Sn42Bi58)熔点仅139℃,适合对温度敏感的元件。
环保与可靠性:无铅锡膏避免铅污染,焊接点抗氧化性强,适用于高可靠性场景(如汽车电子中的Tamura TLF287-171AT锡膏)。
焊接性能:润湿性接近传统有铅锡膏,扩展率≥80%,可减少虚焊、欠焊等缺陷,2025年新专利技术(如高海亮公司的空洞率低精密焊接锡膏)进一步提升焊接质量,降低空洞率。
局限性:焊接温度较高(通常225-230℃),需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避免锡球、湿气敏感等
高温需求:选择SAC305等高温锡膏,适用于汽车电子、工业设备。
低温场景:采用Sn42Bi58低温锡膏,用于LED封装或柔性电路板。
储存条件:冷藏(2-8℃)保存,未开封产品保质期通常6个月,使用前需回温4小时并搅拌3-5分钟。
工艺控制:印刷后4小时内完成焊接,避免助焊剂挥发;回流焊曲线需根据锡膏特性优化,氮气环境可提升焊接质量。
欧盟于2025年1月发布RoHS指令修订草案,延长高温熔融焊料等领域的铅豁免,但无铅锡膏仍需符合铅含量≤1000ppm的要求。中国企业需关注出口产品的合规性,优先选择通过RoHS认证的锡膏。
无铅锡膏凭借环保性和焊接性能,已成为电子制造的主流选择,综合考虑焊接工艺、元件类型及成本,同时关注最新技术进展(如低α粒子、纳米锡膏)以满足高端应用需求。
上一篇:精密电子锡膏工艺实战
下一篇:精密电子锡膏深度解析